暇时随笔
大多数时候我的表达欲都很低,但有时也会莫名涨起,此篇供以后种情况。
0 前言
起这么个生编滥造的古怪标题的灵感来自于史铁生先生的《病隙碎笔》一书。他曾戏谑地说自己主业是生病,不生病的时候才会写作,所以文章是病隙而成。
至于我,起这个名字除了不着边际的灵光一闪外并无其他深意。因为并非我平时天天忙于学习,无暇他顾,而是我天天摸鱼,昏昏噩噩地被生活的洪流推着前进,无力思考。
但是我终究还是想思考点什么,有时确实也会有所触动而沉思良久。可惜脑中更多的是混乱的碎片,难以连贯逻辑,更毋论成文了。这些飘渺的思绪有时很快云飞烟灭,也有时会蛰伏许久后不经意地再次窜出,一遍遍地浮现在我的意识里。我终于还是下决心把它们揪出来,记下来,也强迫自己做些思考。
毕竟这不是高中写作文,我可以想到什么写什么,但是还是应该有最基本的叙述逻辑,不然同废话无异。
早就学过,散文写作讲究一个“形散神不散”,我姑且先不迫使自己能提纲挈领,直指要害,不过至少得有明确的主题和方向。
所以在这篇乱七八糟的文章里,我想记录前段时间有所触动和尝试思索的几个点: 关于解构和网络表达;关于人生规划,内卷和功利主义。
1 解构的狂欢与沉默者的反抗
借用一下哲学或者说是艺术上的词语:解构。即,将事物原有的结构/意义拆散并重组,从而得到新的意义。
看看现在的网络,很容易从中看到解构主义的影子。
铺天盖地的梗,表情包,鬼畜,凡此种种都能看出解构的存在。梗的出现往往解构了原生语境的意义,又按照造梗者的意愿重新构建的新语义,梗在传播与衍生的同时难免又进一步地外扩其意义;表情包本身可以认为是一种对文字表述的高度凝练,但有些表情包同样是在互联网语境下产生新的含义,典型的如微笑和流汗黄豆表情;鬼畜更是更深层次的解构了原语义,通过二次创作的方式赋予新的内涵。
可以说现在的网络盛行解构,这是一场解构的狂欢。
解构的意义是打破旧的,创造新的,但是任何话题都能被解构吗?狂欢的人们无限制地解构,最后剩下的是什么?
是阴阳怪气与讽刺挖苦,是无价值无内涵的烂梗和抽象,是逐渐乌烟瘴气的网络环境,是被无数次解构后失去意义的一地鸡毛。
我不反对玩梗,我不反对鬼畜,我不反对抽象话,这些都是传递情绪的方式。在我自己的生活中的确见过这样的人:网上天天说抽象话,而一到现实生活中立刻儒雅随和仿佛换了个人。毕竟现代社会的压力太大,节奏太快,人们的压力和情绪往往无处发泄只能积聚起来,而网络匿名化的特点注定其会成为人们发泄的场所。
在合理范围内,这无可厚非。但如果解构的风潮更狂热地掀起,解构中的破环-重建过程只剩下了前者,那么它的目的和意义就发生了偏移。这一情况实际已不罕见,如果看看互联网评论里的骂战不难发现,参与骂战的许多人并非是为了输出观点,其实是在输出情绪。
网络大环境的变化一方面和网民群体逐步低龄化脱不开关系,有一些人的(心理)年龄所对应的认知不足以支撑他们对网上纷纭的信息做出合理判断,也难以察觉自身言论的局限和谬误;而有一些人虽然自身确有独立理性思考的能力,却因为群体的诱导性而放弃独立思考,转为跟风和从众。
随着群体的扩大,解构的目的往往发生偏移甚至消失,剩下的只有娱乐至死。
每每提及群体,勒庞的《乌合之众》是绕不开的知名论著。“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似乎完美符合了某些群体的所作所为,于是这些群体为人所鄙夷,贬为乌合之众。然而正如《乌合之众》一书过于绝对的论点难以完全令人信服一般,二极管式的划分方式同样不可取。不妨再进一步说,一个群体意见一致地批判另一个群体本身就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冷笑话。简而言之,群体体现的是群体的意志,但不一定每个个体(内心真实)意志都与之相同。
我还是往好处想,也许大多数玩梗的人还是保有理性思考,懂得边界和分寸,不极端也不煽动对立,也不会被纯粹的情绪掌控。事实上,他们正是曾经网络环境中的沉默者。是解构提供给他们一个表达的出口。
如王小波先生《沉默的大多数》所写,掌握话语权的往往只是少数人,看似呼声最大却不一定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沉默者才是永远的大多数人。解构提供了一个可以让沉默者发声的,尽管呼声不大却尚足聊以自慰的方式。
但是归根到底,永远是沉默者占大多数,随波逐流盲目跟风的人看似也张开了嘴,却已声嘶力竭,与沉默者实际无异。解构是出声的一种方式,不一定是最好的,也一定不是唯一的,但足够有趣,足够诙谐。也许我们都是网络中的沉默者,但是不能自甘于沉默,即使不去发声,也不能停下思考而随波逐流。这么来想,合理的解构是沉默者的反抗。
在玩梗时不乏友善,在批驳时不走极端,在表达时不搞对立,在拆解后不忘重建,在狂欢中不至迷乱,在群体中不失独立,也许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2 功利主义、内卷与无用之用
某节历史课快下课时,历史老师让同学们分享一下对于刚刚看的历史纪录片的理解,讲台下完全没人响应。于是历史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年轻人,尤其是大一的新生,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做事不能太功利化。
这句话突然触动了我,我放下手中微积分的习题,抬头看看四周的同学,有的在看手机,有的在睡觉,有的在做题或做自己的事,几乎找不到仔细听历史课的人。事实上,每周四的历史课对于绝大多数同学来说就是放松或写作业的课,我自己也是自从第一节课象征性地听了一点之后就几乎没再听老师讲过什么,大多数历史课都在看手机或睡觉或写作业中度过。
作为化学系的学生,平时课程任务是比较繁重的。我们的有机老师就曾建议我们要分清主次,把”不重要的课“拿出来看书做题,合理利用时间。这两种说法显然是相对立的,而且对于一个刚经历过高三阶段的人来说,并不陌生。
这件事之后,我开始反思这句话。
哲学概念上的功利主义似乎与语境中含义有所不同,更符合的说法应该是实用主义。即以结果和实用性为导向,只做对自己有益的事,不做对自己没帮助的事。在日常语境下,人们还是习惯说这种心态是功利的,主流价值观也一直在批判功利的心态,警惕它的侵蚀,但是现在的社会环境注定了每个人都不得不有一定的“功利”成分。
需要注意,我这里指出的“功利”只是出于结果论上的考量,毕竟在人谈论诗和远方之前总得有面包填饱肚子。连基本的生存都成问题,怎么去实现更高层的追求?再加上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竞争的加剧,人们不得不去追求那些“有用的”东西,而将“无用的”东西抛之脑后——如果你以后要当会计,那么反常积分和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对你又有什么帮助呢?
仔细想想,上进本身就有一定的功利成分,我们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提升自己,部分目的就在于结果的回馈。若要一棒子把功利打死,那么上进的动机也应当受到质疑,因为功利和上进一定程度上都是欲望的外现。我们平常批判的当然不是上进,甚至也不是在批判功利本身,因为每个人总需要获取利益来支撑最基本的生存和更高的精神追求,这无可非议。人们所批判的是一种不择手段的、唯利是图的、快速变现的功利化心态。
谈到这里,不得不说“内卷”这个概念。原是社会学的一个概念,但是现在被广泛使用以至滥用后,语义已经发生了偏移。对于一个真正上进,提升自我的人来说,通过正常手段去达成自己的目标,并不是内卷。但是内卷却成为了对这个上进的人的冷嘲热讽与批判,热衷于使用这个词给他人定性的人,可能只是借着批判的外衣自己摆烂罢了。
真正的内卷行为,是那些通过不正当手段,无意义劳动破环规则的行为,例如家长对孩子过多过早的各种要求,例如高考激烈竞争下的无限加压,例如公司职位需求与供给的不平衡,它将会导致“每个人都努力奔跑,只是为了留在原地”的局面。这种内卷行为背后的推动因素正是真正的功利化心态,是为了不择手段的在竞争中胜出,而且竞争已经超出了正常限度。
内卷的滥用在消解上进和功利的区分,而社会环境又造就了功利的必然。我的有机老师的说法,大概也是源于这种环境下的无可奈何。但历史老师的话不止于批判功利,他还提到了“海纳百川的胸怀”,在我个人理解,实际上是一种对看似“无用的”东西的尊重。
如果我们以一种相对“功利”的心态去处事,我们通过判断它到底是“有用”还是“没用”来决定去不去做,这时我们判断的依据是我们的个人目标或是我们所追求的成功,然而这一点将会造成判断的盲目性。换句话说,怎么知道一件事到底是对我有没有用呢?即使是会计也可以有一些历史的爱好嘛。所谓无用之用,方为大用。那些细碎的、看起来没用的知识,也许就会在某一个时刻让你升到一个更高的阶段,对原来很多斤斤计较的小事一笑置之。
但是这个看法还是过于理想化,毕竟人们对于成功条件的判断大概率是不会失手的,“无用之用”的说辞总是听起来有种虚无缥缈的感觉。这时无妨回到上文提到的有关“理想和面包”的例子,也许就真的有人会在没有面包的情况下也可畅谈诗和远方呢?毕竟人如果没有面包就不能生存,但生存的意义绝不仅是为了面包而已,这种人身上便具有那种“海纳百川的胸怀”,是一种理想化的品质,也是一种情怀和信念。
无论如何,我尊敬并欣赏这种胸怀。
3 后记
断断续续写了很久,许多想法终究是悄然溜走了。原本还打算写一些内容的,但是当时的想法没有及时记录就如同记忆一样渐渐模糊了,等到我要开始输出时却发现自己脑中已无一物。
另外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确实感觉到了自己知识储备的匮乏,很多道理其实并不明晰,需要看很多参考才能从中提炼概括我潜意识里同意的观点。这或许就是写的慢的原因吧。
突然想起我之前看过的一个数学博主3Brown1Blue的回答粉丝提问的视频。粉丝问他的视频选题是怎么选择的,是打算好要讲什么再去准备相关知识吗?他回答:从平时中的积累中获得,他一直在学习各种内容,当他想讲什么主题的时候,他这方面的知识已经在之前学习过并掌握了,所以视频创作也会容易许多。
这便体现了厚积薄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至于像我一样“突击思考”。当学习和思考成为习惯,提升就会自然的浸入每一个阶段,成为结果和继续学习的起点。
2022.12.26
文章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