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落定》读后感

很老的一本书了,在假期最后开始写读后感,也算尘埃落定了。XD

剧透警告


1.关于故事

《尘埃落定》是一个有关藏族土司制度由兴到衰,直至土崩瓦解的故事。主人公二少爷,是一个智力有问题,却又拥有超自然的预知能力的“傻子”。故事就以傻子的视角,从一个独特的切入角度洞察了人性,见证了封建土司制度衰败,土司家族覆灭的全过程。

故事发生在解放前夕的四川阿坝地区,主人公二少爷,也就是故事中的“我”,是父亲麦其土司和他从内地买来的汉人妻子在酒后生下的。“我”一出生就有智力问题,但是除了母亲之外的所有人都喜欢我这样,因为“我”还有一个哥哥,所有人都理所当然的认为我的哥哥将会继承成为新的土司。

土司就相当于封建社会的王,控制着一块领地,尽享荣华富贵,随意差遣下人和奴隶。直到麦其土司领土里的几十家人家投靠临近的汪波土司,麦其土司交涉无果,于是去中原请求汉人帮忙。

国民党的特派员黄特派员来了,带来了现代的枪械和罂粟种子,麦其土司通过枪械完成复仇,称霸四方。同时又种植罂粟和汉人贸易,获得大量银子。其他的土司也坐不住了,纷纷前来请求麦其土司想分得一些种子,还有的土司直接来偷取了种子,最后火一样鲜艳的罂粟便蔓延开来。

土司们急于种植罂粟以求贸易,但是中原地区国共内战,国民党节节败退,战争动乱使得鸦片失去市场,价格一落千丈。而智力低下的“我”却凭着一种超自然的“预见”,让麦其土司多种粮食,从而获得大丰收,其他土司则因为种植罂粟而粮食短缺。

我的父亲和我的哥哥逐渐发现“我”并非像是表面上的那么笨,哥哥逐渐对我不怀好意,担心威胁到他的继承权,而父亲始终试探“我”到底有没有真正的能力,不敢轻易做出决定。

直到父亲设置任务考核兄弟二人,又身体抱恙,他最终决定将继承权传给哥哥,但是哥哥却被早年间结仇的族人暗杀。“我”在边疆地区和其他土司以及汉人开展粮食贸易,通过“预见”能力逐渐发展壮大,虽然名义上土司仍是父亲,但是“我”的实权已经远远超过了父亲和其他土司。

但是好景不长,共产党战胜国民党,一路向内陆推进,土司封建形式的压迫被推翻,父亲,母亲和他们的族人都被收编或杀死,土司制度土崩瓦解,而“我”也被仇人杀死,一切尘埃落定。

故事题材很新颖,富于藏族人民的风土人情和地方习俗特点,像是喇嘛,神佛的一些仪式,具有民族气息。

故事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傻子,以他的视角来看那些正常人、聪明人的做法,又给予傻子一种“超能力”,让他有“大智若愚”的感觉,从侧面观察他人的种种言行和特点。

虽然如此,但是“我”并非是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我”常会有迷茫和不解。例如“我”每天早晨起来都要问一句“我是谁,我在哪里?”在他人看来这是愚蠢的表现,但是这何尝不是一种思考,“预见”的能力让“我”早早的就感知到未来的毁灭的结局,“我将是谁,我将在哪里?”

引用知乎@隔岸樵夫的话:“ 作者更多地是通过傻子来传递一种潮流以至不可阻挡的沧桑和豁达,对荒诞终归于虚无的冷眼旁观。

易于发现,无论是傻子的预见能力,还是种罂粟而导致粮食短缺,本书在很多情节和人物设计上都有荒诞的成分,荒诞的尽头是虚无,是一切的尘埃落定。

2.关于人物

麦其土司

作为这片土地的王,麦其土司是一个传统封建的统“土皇帝”,也是一个颐指气使的统治者。他理所当然地剥削下人和奴隶,也随心所欲地抢夺子民的财产甚至是配偶。例如查查头人的老婆央宗,就因为面容姣好而被麦其土司所觊觎,后来设计杀了查查头人,强夺了央宗。阴险狡诈,豪横恣肆的姿态尽显。

但是麦其土司依然是一个成熟老道,也不失为优秀的领导者,这一点在事务的决策上尤为凸显。

例如在最初与汪波土司发生争执时,他选择了去中原地区寻找汉人帮忙,虽然他被其他土司认为是把外人带入了战争,落得个很差的名声,但是他确实也获得了巨大的优势,不费吹灰之力就收回了失地甚至还向外有所扩张。可以反映出他的思维和眼界还是比较开阔的。

再如在决定土地上应该种罂粟来换银子还是种粮食时,麦其土司选择了种粮食,虽然这里的情节有荒诞成分存在,但是也可看出麦其土司的判断力和谋识。

在继承人选择上,麦其土司也足够小心,他知道看起来傻的二儿子有不一样的能力,但是如果大儿子没有得到继承人的位置,那么他就一定会发动战争,而自己身体逐渐衰弱,到那时必然性命难保。所以他犹豫再三还是选择传位给大儿子。

文中写道:

他自己站稳了,叹息一声,说:“我本不想这样做,要是我传位给你,你哥哥肯定会发动战争。你做了比他聪明百倍的事情,但我不敢肯定你永远聪明。我不敢肯定你不是傻子。”

在土司心里,保全自己才是首要目的,这番“聪明人和傻子”的担忧只不过是冠冕堂皇的说辞。

有趣的是,在哥哥被仇人刺死之后,少了新继承人的威胁,老土司的病反而好了,身体又恢复了,可见之前的病不是身体抱恙,而是心里有鬼。

当然作为封建制度的最大既得利益者,必然会随着时代更新而消失,故事里的麦其土司和他的塔楼一起在解放军的炮轰下化为虚无。

土司太太

通过黄特派员与她的交谈中可知,土司太太本是汉人,他们一家人之前在内陆经营小买卖来谋生,后来遭遇国民党军队抢劫,父母双亡,后来又做了妓女,最后走投无路只得卖身嫁到“夷地”。但是也完成了身份上从“下等人”到“上等人”的转变,从她的临终遗言来看,她是不后悔的。

从一个汉人变为了一个完完全全的藏人,嫁给了一个偏远地区的“土皇帝”,或许她也有过不情愿,有过后悔,但是在共产党攻打堡垒前,她还是选择和麦其土司在一起,在她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堡垒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她在土司一次醉酒之后意外生下了“我”这个智力有问题的傻子,并因此闷闷不乐。她内心实际上还是爱她的这个傻儿子的,常因为“我”的愚钝而感到恨铁不成钢的气愤,在所有人都不看好傻子的能力时,她依然对“我”怀有希望。

当然寄人篱下只能看人眼色,平时的土司太太对于麦其土司的话只能应允,表面上也一直支持头脑更聪明灵活的哥哥,但暗地里土司太太还是更偏爱她的亲生儿子,即使他是个傻子。

侍女桑吉卓玛&银匠曲扎

我找了半天也没找到银匠全名叫什么

卓玛是“我”的贴身侍女,也是教会“我”男女之事,让“我”从懵懂孩童成长为大人的老师。但她心里实际上爱上了银匠曲扎,银匠也很爱卓玛,愿意为了他放弃自己的自由人身份变成奴隶。

最后也是如愿以偿,虽然卓玛从干净体面的侍女变成了满脸烟灰的厨娘,银匠从自由人变为了麦其家的奴隶,但是他们至少结为眷属成功地追求到了爱情。

但是故事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没过几年,卓玛就体会到了落差。原文写道:

这时,卓玛的双肩十分厉害地抖动了起来,她哭了。我说:“你是后悔嫁给银匠吗”?

卓玛点点头,又摇摇头。

“你不要害怕。”

我没想到卓玛会说出这样的话:“少爷,有人说你会当上土司,你就快点当上吧。”

她的悲伤充满了我的心间。卓玛要我当上土司,到时候把她从奴隶的地位上解放出来。

也许卓玛和银匠的生活并不顺心,或者是卓玛在和银匠结婚之后,爱情所产生的新鲜感和激情逐渐褪去,让她开始怀念当初那段体面的时光。

后来卓玛跟着“我”去北方边境和其他土司开展粮食买卖,在这过程中卓玛成为了老管家的助手,也和管家一起睡觉了。这是激情和冲动支配下的行为。

而当重回老家时,卓玛还是选择了回去找银匠,但是并非出于思念,只是因为“他是我丈夫”,是婚姻的锁链。

至于银匠,原文并无其他描写,阿来后来又写了一本银匠视角的外传,我没看过,按下不表。

塔娜

文中有两个塔娜,一个是“我”的第二个贴身侍女,是一个小身子的女孩子,死于贪财。另一个是茸贡土司的女儿,最终成为了二少爷的妻子,这里主要想讨论一下这个塔娜。

因为她天生面容姣好,美貌无比,所以第一眼就让“我”沦陷了,“骨头里都在冒泡泡”。

作者有意塑造这样一个“真正美丽的女人”,却让她得不到真正的爱情。

塔娜被许配给我完全是出于“外交考虑”,只是茸贡土司和“我”交换粮食时的筹码,塔娜并不爱“我”。

可以说从始至终,塔娜只是政治的牺牲品,和她身边的丈夫一起生活了那么多年,但是从未真正爱过,反而和“我”的哥哥出轨,后来又和国民党的军官出轨,她有着无人可比的美丽,却少了忠贞如一的能力。

索郎泽郎

索郎泽郎是“我”从小便在身边的护卫,绝对忠心地服从于“我”。为了追击侵犯者,不惜只身一人前往敌方领地,因此失去一只手。为了向出轨的塔娜复仇,只身一人前去向国民党军官队伍复仇,死在机关枪下。

他是一个“铁了心要为主子而死的人”,是忠心耿耿的最好注脚。

翁波意西

他是从拉萨来到麦其土司的土地上传教的僧人,具有“格西”学位(也就是博士的意思。

他来到这里想要建立新教广收信徒,但是却遭到了阻碍。麦其土司并不关心他的教派,但被他的言论激怒,用刑割去了他的舌头。

他变成哑巴后,“我”给他带去了麦其家的历史手卷,使他意识到他可以从一个传教僧人变为一个麦其家的书记官。

然后他便成为了书记官,负责记录麦其家人的各种言行和历史。翁波意西作为一个有着智慧的僧人,早早地就看透了麦其土司家族必将衰落的事实。

他不再像之前一样宣传自己的教义,也不像麦其家的活佛和喇嘛一样提出建议,只是不带个人情感地如实记录大小事件,正如历史本身。

他和二少爷“我”的关系很好,一方面是因为“我”给他带书和笔,提供了不少帮助,另一方面是他知道“我”也能够看清历史走向,能洞察到麦其家终将衰败的必然结果。

他的所有记载身上存有一份,在荒野的某个山洞中藏有一份,其实他早就做好了对死亡的准备。

因为他明白,尽管他会死去,但是历史记录会穿越时间淘洗,永存下去。在现世他违背了统治者的意志,但是却预言了历史的潮流,这种精神会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后重新迸发新的生命力。

3.关于作者

最早我是在一套语文模拟题里读到的阿来的一篇散文《马》,毕竟要分析内容做题,所以也没什么好印象XD。

但是后来发现这个名字像是网文写手的人还很厉害,《尘埃落定》获得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不过也是二十年前的事了。

他自己本身就是藏族人,就出生在“四土”地区,即四个土司辖管的区域,这无疑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内容参考和细节保证。

不止小说,阿来在散文写作上也很有建树,多篇散文也取得很不错的反响。但最为引人注目的仍是他创作题材的独特性,用莫言的话来说:

阿来可以说用他的笔,把一个相对偏僻的地理位置变成了在文学上引人注目的地点。

他对于藏族地区人民和风俗的描写是独一无二的,将读者引领到一个陌生新奇的世界中去。

4.后记

《尘埃落定》后来被改编成电视剧,不过也是2003年的事了,看起来反响还是不错的。


《尘埃落定》读后感
http://argon-gas.top/p/15809.html
作者
Sun
发布于
2022年8月21日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