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潜水艇》读后感
假期的第三本书,这一本是在外面书店里花了3个多小时一气读完,深觉文字波谲云诡,变化莫测,决心买回来记录一下读感。
剧透警告
1.关于故事
这是陈春成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气质独特,写出了他独特的风格。
全书包括9篇短篇小说,有一些篇幅稍短,情节略显集中,主旨表达相对清晰。如《夜晚的潜水艇》、《传彩笔》等。
有一些则更突出为记叙一些感受和情绪,语言也更天马行空,随性而至,如《竹峰寺》,《李茵的湖》等。
另一些则更大胆随性,碎片化和意识流叙述贯穿全文,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 我希望写出像《B小调弥撒》中某些段落展现出的飘忽、幽暗的梦幻气质 “,小说参杂着对意义、价值、自我实现的宏观问题的哲思,但又以极精微的角度细致落笔,借小说中人物之口提现自己的思考。
作者对故事真实性的营造颇有匠心,行云流水地衔接,不遗余力的铺垫和设计伏笔,使得有些故事虽然离奇荒诞,文本逻辑却连贯通顺。故事情节环环相扣,首尾圆合,让人读来不觉有不合理之处。这是极为难得的。
小说故事的展开基本上都是以某人口述、某人日记、某人文章或心理活动为载体,也很好的符合了陈春成文字灵动奇幻的特点。同时作者长于精妙地描述那种模模糊糊,难以言说的细微感受,通篇遍布着奇妙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类比,多用人物内心描写来串联情节,行文细腻。
在《夜晚的潜水艇》、《竹峰寺》、《音乐家》等篇目中,故事往往多向延伸,叙事跳跃,但前文常不经意间埋下伏笔,直到高潮或结尾时多线收束,才让人觉出妙处,回味无穷。
显而易见的,这种写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叙事跳跃性过强可能会让读者观感较差,难以把握文本线索,又加上小说主旨并不显然,更重于描绘一种感受,所以很有可能读完一头雾水。
还有一个我很喜欢的处理是小说的结尾设计,在文章最末端通常会以几句话收束全文,但用语含蓄,平淡却含韵颇丰,如留白之效,有余音绕梁之感。很多篇目含蓄的结尾设计,让人沉浸在故事中难以自拔,也营造了一种“曲终人散,朱弦已绝”的悲凉与怅惘。
2.关于人物
仅选取个别篇目的主要人物,试做分析。
陈透纳 - 《夜晚的潜水艇》
首先这个名字含有深意:透纳是英国著名的风景画家,尤擅富有想象力的风景和海景。因而也暗示了主人公的丰富的想象力。
他在小时候想象力惊人,能从几个人名想象他们的生平经历,几个词语便能编出完整的故事,看到一幅画便可置身游览,即使盯着灰尘也能幻想星球的形成与发展。他的想象力如藤蔓般恣肆蔓延。但这种游离人世的想象让他不像个正常人,影响了学习和生活,最终迫于父母给出的现实压力,陈透纳放弃了自己的想象力。成为了一个俗世意义上的正常人。
他中年时开始绘画,实际是在追忆他幼时的想象,但是没有新的想象图景的补充,终有“江郎才尽”的那一天,不过他才华耗尽的时期并非中年停止作画之后,而是他十六岁放弃想象力的时候。他余生的绘画成就,“不过是火焰熄灭后升起的几缕青烟罢了”。
热烈盛大的幻想远比现实丰富有趣,但现实压力对人确实也无法忽视,保持二者的平衡往往可望不可及。陈透纳的选择对错难下定论,只好去感受那种“此情可待成追忆”的惘然。
叶书华 - 《传彩笔》
他是一个朴素的县城作家,在艺术上野心不大,下笔平和端正,但文笔往往不错,擅长的老式散文难以吸引到读者,也少被文学圈接受。
这样一个朴实无华的业余作家,直到在梦中从老人那里得到了一支“传彩笔”,然后便能写出文采绝代的文章。代价是只有他自己能看到这些文字。
他先是沉醉在写作中,尽情肆意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但是由于作品无法被他人看见,所以人们以为他“江郎才尽”了。
他只能忍受写成之后的狂喜和无人分享的沮丧,并且产生了“胜事空自知”的怀疑。文中写道:
我渴望听到别人的评价,来将这狂喜落到实处。有时我甚至想,要是当初没有得到这支笔,凭着仅有的一点天分努力下去,似乎也会有一个不错的人生,我尽力写一些还过得去的东西,得一点肯定,再踏实地写下去。那种欢乐虽然细碎,毕竟是细碎的珠玉。
因为他的自我怀疑,那支传彩笔便离他而去,仿佛容不得一点不虔诚。他也渐渐的从失去传彩笔的懊恼,变成了接纳和释然。之前记录那些精妙作品的本子全部变成了空白,他把它们放在枕头下,枕着曾经用文字构建的宇宙,坠入日常琐碎的梦中。
小说探讨了写作者和读者关系的问题,如果作家写作仅仅是为了自己,那只好忍受无人理解,无人分享的折磨;如果完全为了读者而写出不能取悦自己的文章,“可以惊四座,不可适独坐”,又失其本心。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的自甘寂寞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更需要在自己和读者间找到微妙平衡,“兴到闲拈笔,诗成懒示人”。叶书华历经了无言的伟大,伟大的背后则是孤独。
“我” - 《裁云记》
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主人公并未提及他自己的姓名,仅知道他已经当上爷爷,年纪应该不小。
“我”在城中的任务就是在云彩管理局中修剪云彩,把它们按照领导规定修剪成“卡通画里的样子,胖乎乎的,看起来很温顺”。
工作之余的闲暇时光则完全属于个人,“我”沉浸于研究各种学问,“像在洞穴中行走,前方有许多通道,每一条都深不见底”。我想要从中选择一条作为毕生的事业,却又下不了决心。
直到“我”拜访了老师生前的一位老友,他正是那种坠入洞穴的人,在研究古人对联的路上一去不返。与他的这次交流,也让我有了深入研究的动力。
小说结尾,作者用很戏谑的方式让“我”与狐狸和老龟斗地主,以命数作为赌注,从而拥有了几千年寿命,真正醉心研究。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有的人注定会掉进某件事情里去,绕也绕不开。有的人就不会,一辈子活在洞穴和陷阱之外,一样活的好好的。通常会更好。
那洞穴就是无穷无尽的学问,有时选择了它需要很大勇气,往往也会遭受惨痛代价,以至人们往往远离洞穴和洞穴的黑暗。一如在理想和现实间选择后者。
小说里的“我”通过一种聊斋般的方法获得了几千年的寿命,从而放心地钻研。而现实的我们显然没有这样机遇,我们能学习的,似乎只有那位钻研古人对联的老教授,学习他的勇气、决心和热爱。
李茵 - 《李茵的湖》
李茵与“我”在园林中闲逛,在一个从未去过的园林中却有熟悉的感觉。后来“我”帮助李茵寻找她童年回忆里和家人野营的湖边,才发现湖边一座小桥的材质和园林里树池的材质是同一种,她因而感到莫名的熟悉却回想不起来。原文写道:
并非宇宙间有什么隐秘的牵连,是人的记忆常把不相干的事物无端地牵扯到一起。甚至当记忆的真伪都无从考证时,记忆所引起的情绪还潜藏在某些细节中。
李茵的种种看似反常的行为也是陷入“记忆的情绪”的体现,对于一段记忆,其他参与者早都随手抛弃,只有自己还视若珍宝的悲怆感受让李茵深深痛苦却难以忘怀。
在寻找的过程中,不断清晰的线索一方面让她十足兴奋,另一方面又令她忐忑。而到了找到真相的那一刻,所有的事全部释怀,神秘的回忆转变为伤感的慰藉,最后只剩近乎抽象的哀伤。
古廖夫 - 《音乐家》
古廖夫在少年时代就一直梦想成为作曲家,他考入了音乐学院,向着自己的梦想一步步坚定前进,直到他出了车祸意外获得了通感的能力。这能力允许他只是看着乐谱就能具化出乐谱所想表达的画面,古廖夫能够无比细致地感受音乐,却也因为太过细致而被扰乱到心力交瘁,因此他不再听音乐和演奏音乐。
那时的苏联正推行文化监管,国家设计了一个乐曲审查办公室,被外界音乐家们称为“圣所”,负责审核音乐中是否有“奢靡的资本主义气息”,来“保护全国人民的耳朵”。全国所有音乐必须经圣所审核后才能出版发行,如萨克斯之类的乐器也因为不合规定而被禁止。
古廖夫因为意外获得的通感能力进入了乐曲审查办公室,工作到了53岁因精神衰弱而退休。
他的邻居瓦尔金是一个热爱音乐的大学生,并私藏了一把违规的萨克斯。某晚他在演奏时被警察发现,警察们开始搜索他家里是否私藏乐器。古廖夫出于对他的同情和对音乐热爱吹奏单簧管引开了警察,却也意外激活了他隐藏多年的“音乐人格”。
他一边继续追求着自己的作曲梦想(尽管他自己都没意识到),另一方面胆战心惊地工作,审核音乐家们提交的乐曲。迫于现实压力,他不得不拒绝那些写的不错却不符规定的音乐(也包括他自己的曲子),而是让那些“上头喜欢的激昂音乐”通过审核。
直到这一次帮助大学生意外唤醒了他意识里那个热爱音乐,一直在作曲的人格“穆辛”。穆辛请求他在意识里演奏他自己的作品,但是古廖夫还是害怕现实音乐监管的压力,始终不敢答应。后来他终于释然,在想象中演奏了自己的音乐,完成了对音乐的最终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声反抗。
古廖夫代表着现实的压力,而穆辛则代表着梦想与浪漫,很长一段时间里,古廖夫占主导地位,他兢兢业业的工作,埋葬了自己的梦想。但他其实没有真正放弃,还是在潜意识里默默追求音乐。现实压力始终存在,却依然没有放弃梦想和抵抗。
原文写道:
古廖夫一生积攒下的挫败感,在这一刻突然汹涌而至。他想起年轻时,有那么几年,毫不怀疑自己是个天才,他忘情地写着,稚拙的作品曾备受师友的夸赞;他沉醉在自己手造的光芒里,对未来满怀热望,相信自己能成为任何想成为的人物……他想起一个醉醺醺的夜晚,他坐在音乐学院的广场上,旁若无人地指挥着月光下飞驰的云影,澄鲜的乐句像从天外直灌入他的灵魂,他在黑暗中放声大笑……可到头来他又做成了什么呢?如今他跌坐在岁月的尽头,沮丧地认识到,这一生非但不是幸福的,甚至也不配称为不幸,因为整个的一生都用在了战战兢兢地回避着不幸,没有一天不是在提防,在忧虑,在克制,在沉默中庆幸,屈从于恐惧,隐藏着厌恶,躲进毫无意义的劳累中,期盼着不可言说的一切会过去,然后在忍受中习惯……
也许我们也会像古廖夫一样经历社会的毒打后被磨平棱角,但是别忘记对梦想的不懈追求,别忘记内心不断呐喊的声音。
别忘记那只紫翅椋鸟。
3.关于作者
陈春成,1990年出生,本业是土木工程师,在泉州一个管理松散的植物园里工作。
对他来说,成名是个意外,他就像一个踢野球的球员,突然被大量观众关注,空中还传来解说员的声音,让他感觉很不自然。
最早他在豆瓣上每隔几月贴一篇小说,语言清新飘逸,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人们甚至会把他的作品打印下来反复阅读,这在现代社会来看是几乎复古的行为。
2020年,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出版,收录了他的九篇短篇小说。这本书畅销无阻,多次加印,被各种文学奖评为年度作品,也让陈春成走到了大众眼前。
他在出名之后,有很多媒体去找他做采访,我看了他很多采访和介绍,确如他自己所言是个不善于表达自己的人,但富于想象力,一如他笔下《夜晚的潜水艇》中的主人公。
他是个很随性的人,常常解构问题,不会满口写作理论,但他对于写作,尤其是文学语言,有一种近乎偏执的要求,所谓“文字洁癖”。同时也足够的淡泊名利,各种文学奖项的评审让大众对于他的关注居高不下,他坦言在这样的状态下很难进行写作,“ (书)其实现在都已经出版一年了,我想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应该是最后一波了吧,反正我现在就提起精神来,想着等这一波过去了就好了 ”。
我第一次看陈春成的作品,立刻就想到了双雪涛,他们两个有些相同之处,语言上天马行空的想象,结构上精巧的设计,但是他们两个又有很大不同。借用网上看到的一句话,”陈春成的文字更仙一点,双雪涛的文字更俗一点“。双雪涛的文字是很”粗粝“的,叙事语言是一种不加修饰的原始;陈春成则追求一种古典的韵味——或者说不是”追求“,只是一种审美——语言的工整典雅。他自言迷恋过一段时间的博尔赫斯,”我迷恋他的玄思,他的腔调,他叙事技法的精省和偶尔的恣肆“,体现的是一种他对寂静诡异氛围的偏爱。
最后,陈春成在访谈时也相当率真,回答常让我忍俊不禁,摘录几则:
李诞:黄昏,一个见证过消沉的人,比如我,一颗已经野掉的心,该怎么收拾,还有救吗?
陈春成:不知道怎么回答,就这样吧。
李诞:最后一个问题,知道你不喝酒,不喜欢社交,如果我非要去植物园找你玩,我们可以做什么?或者,你会怎么拒绝我?
陈春成:我挺喜欢喝酒的,不过经常都是在家独酌。我感觉自己有一个年度社交额度,超过额度的话就会觉得很消耗。看处于什么阶段吧,不过我们的植物园确实没什么可玩的,不如去别处喝酒。
傅适野:陈春成是一位比较有挑战性的嘉宾,会把很多问题解构掉,或者会认为一些问题不重要。一方面,我很能理解这种作为创作者的感受——面对外界纷繁的声音,创作者没有义务去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写,也没有义务去一定要回应这些批评家的理论和术语。但另外一方面,作为你的读者,我也确实很好奇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能创作出这样的一些作品。在做这期节目的时候,我自己也会在这两个立场之间摇摆。所以在刚刚的聊天里,我会觉得可能我们的一些问题会让你觉得不那么舒服,或者不是那么想回答的时候,我也会觉得有一点抱歉。
陈春成:不是不是,主要是这些问题或者说类似的话说过一些,我就觉得有点厌倦,一直聊自己、不断剖析自己或者看别人剖析自己、回应这些问题,我觉得应该会折损自己的精力。
一方面我觉得对写作好像帮助不太大,对阅读帮助也不太大,对于书、对于风格比较独特或者小众的一些东西,我们不用那么细致地去剖析它的味道,有些人看了就是不喜欢,或者有些人看了不需深究就喜欢,这可能是我现阶段对于理论的一种抗拒吧。
中华读书报:《裁云记》也是有很多隐喻的作品,特别是关于云彩管理局的描写。
陈春成: 那就是一种控制欲吧,是对整齐的癖好。我写这篇的时候,没有想这么多,觉得我的想法在作品中藏得挺隐秘的。有些网上的短评说我的小说没有现实气息,但是现实气息要是写得太现实了,也就没意义了。这样的隐喻,我用过一次就不再想用了。对抗这个世界的方式,不用那么单一。
4.后记
这本书是最近看的最爽的小说集了,好久没有这种读小说的感觉了。不过也可能是因为在书店读的比较投入吧,但是他的小说风格和文笔确实很对我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