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有机化学》章末总结1
看完基础有机后学点更深入的,不过考虑到物化还没上完,因此先把高等有机或现代物理有机之类的书放一放。来看一本吕萍老师的《中级有机化学》。
本书作为中级教材,其实很多部分都是基础有机的补充,尤其是前三章讨论的预备知识在基础有机中已经学的七七八八。因此不累述重复部分,主要是挑基础有机中不太涉及的知识写。
第1章 有机反应机理
1.1 化学键的断裂方式与有机反应中的活泼中间体
化学键的断裂方式可以分为均裂和异裂,这一点我们已经很熟悉了,根据断键方式的不同会生成不同的反应中间体,例如碳正离子、碳负离子和碳自由基。
碳正离子是缺电子体系,随着中心碳原子s成分的增加,碳正离子的稳定性急剧下降。烷基碳正离子中,超共轭和给电子的诱导效应可以稳定正离子。如果正离子和$\pi$键或苯基相连,$p-\pi$共轭效应可以分散正电荷,因此可以稳定碳正离子。苄基碳正离子在共轭时需要牺牲苯环的芳香性实现离域,所以苄基正离子破环苯环芳香性的共振式结构的贡献其实很小,正电荷主要集中在苄位。
杂原子与碳正离子相连时,由于强共轭作用,所以能有效稳定碳正离子。例如Friedel-Crafts酰基化中的酰基正离子。
碳负离子属于富电子物种,故杂化轨道的s成分越多越稳定。简单的烷基碳负离子一般极不稳定,很难制备和研究,吸电子共轭效应能增加碳负离子的稳定性。硫和磷对碳负离子有特别的稳定化作用,碳负离子电子对所占据p轨道与硫或磷的d轨道重叠形成$d-p \pi$配键,而氮叶立德则不行,所以硫/磷叶立德比氮叶立德更稳定。
( 吐个槽,原书内容如下:
碳负离子电子对所占据的p轨道与硫或磷的空d轨道重叠,形成$p\pi-d\pi$键。
”$p\pi-d\pi$键“,印象里这应该是很早的无机教材的说法,感觉吕萍老师虽然把本书第二版改了不少内容,但是还是有一些痕迹在啊。:)
另,$d-p\pi$键的解释有夸大共轭效应的作用之嫌,一些研究和计算已经指出:主族元素中的d轨道参与成键作用的贡献其实非常小,例如硫酸根在无机化学教材中往往写作包含硫氧双键的形式,但是硫的$3d$轨道和氧的$2p$轨道能差相当大,有效重叠因此其实很低。所以用电荷分离的极性形式来解释它们的结构或许更准确。
)
理论上,氟具有强吸电子诱导效应,含氟甲基负离子能获得氟的稳定作用,但是实验观察到的稳定顺序与预料恰恰相反:
$$
LiCF_3 < LiCHF_2 < LiCH_2F \ll LiCH_3
$$
氟原子对碳负离子中心的取代数目越多,碳负离子的热稳定性及其亲核活性就会越低,这一规律称为负氟效应(negative fluorine effect)。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氟取代的碳负离子容易形成卡宾。
碳自由基的稳定性比较与碳正离子类似,超共轭效应可以稳定自由基稳定性,共轭效应能明显增加自由基稳定性。
立体位阻有时会影响共轭,例如三苯甲基自由基的三个苯环由于位阻影响并非共面,而是均与中间平面有一定夹角,由此产生的空间位阻可以有效抑制自由基二聚。
因此可以看出,想要让自由基稳定存在,一方面需要共轭效应加以稳定,另一方面需要有一定立体位阻避免二聚。例如一些稳定存在的自由基固体,如TEMPO或2,4,6-三叔丁基苯基氧自由基等。
卡宾可以分为单线态和三线态两种,它们的区别是电子排布方式不同。单线态的两个电子填入一个轨道中,三线态的两个电子分别填入两个轨道,因此三线态具有顺磁性。除了二卤卡宾以及与氮、氧、硫原子相连的卡宾,大多数卡宾都处于非直线形的三线态基态。
单线态卡宾可以被一些具有给电子共轭效应的取代基稳定,如二氨基卡宾。氮杂环卡宾(N-heterocyclic carbene, NHC)非常稳定,可以被分离出来。
氮烯(nitrene),音译是乃春,与卡宾相类似,也是一类活泼中间体。乃春通常由叠氮化物的分解得到。
有机合成中常有的磺酰基乃春就是由磺酰基叠氮热解或光解产生的,也可在过渡金属催化下温和地产生。
1.2 有机反应机理
有机反应机理的相关内容已经比较熟悉了,许多约定的记号如反应箭头和表示电子流动的箭头在此略去。
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也在基础有机中都已了解,包括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重排反应等,此处也不多提。
1.3 有机反应机理的研究方法
有机反应进程中,物种发生势能的变化,可以用反应进程图来描述这种变化。
图1.2中,第一步过程可逆,中间体回到反应物所需克服的能垒比变为产物的能垒要小,但产物比反应物稳定。因此中间体变回反应物是由动力学控制,而转变成产物是由热力学控制的。
有机反应的过程涉及一个或多个过渡态,区别于有一定寿命的中间体,过渡态不可以被分离或捕获。根据Hammond假说,过渡态的结构与势能相近的物种(反应物或产物)相似,即“能量相近,结构相似”。
考察反应速率(reaction rate)是研究反应机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太快或太慢的反应都不适合用于研究反应速率,改变反应条件可以让反应速率落在可控范围内,称为反应动力学(reaction kinetics)研究。
根据碰撞理论,一个$nX+mY$的反应,其反应速率方程式可以简化为:
$$
r=k[X]^n[Y]^m
$$
有机反应的历程中可以经历一步或多步,对于多步反应来说,反应的决速步(rate determining step, RDS)为所有步骤中最慢的一步,即活化能最大的一步。上式中$k$为反应速率常数,根据碰撞理论,与分子间的有效碰撞、活化能及温度相关。
( 不少有机书还是很喜欢碰撞理论的,经常会在动力学部分拿出来定性分析分析,不过分子轨道理论可以说是碰撞理论的上位替代,在一些比较“现代”的有机教材中会有更多的应用。 )
对于一个多步反应的机理,通常需要确定决速步骤,并了解决速步骤中参与形成过渡态的反应物的数目,以确定反应的反应动力学级别。对此,动力学同位素效应(kinetic isotope effect, KIE)实验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
最常用的同位素是氘($D$),将分子中的$C-H$键替换为$C-D$键,然后分别测定反应速率得到$k_H$和$k_D$,二者的比值称为动力学同位素效应(KIE):
$$
KIE = k_H / k_D
$$
在发生反应时$C-H$键比$C-D$键活泼,更易断裂,因此KIE若大于1,说明决速步中很可能涉及$C-H$的断裂。当$KIE=2 \sim 7$时,可以认为反应涉及$C-H(D)$的断裂,具有一级同位素效应(primary isotope effect)。如下所示的取代反应涉及了$C-H(D)$的断裂。
当$KIE=0.7 \sim 1.5$时,意味着存在弱的同位素效应,此时$C-H$键并未断裂,而是减弱或重新杂化,并且发生在决速步骤中。这样的效应称为二级同位素效应(secondary isotope effect)。产生二级同位素效应的主要原因在于$C-H$键比$C-D$键更长,前者弯曲状态自由度更大,二者面外弯曲振动在过渡态和基态所受影响不同,因此产生了不同的比例。
( $C-H$键比$C-D$键更活泼,所以反应速率更快,如果其速率常数比值达到一定程度,说明$C-H(D)$的断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很大,也就说明$C-H(D)$断裂包含在决速步中。至于二级同位素效应较为复杂,书上写得不细,可以参考高等有机等书。 )
很多有机反应通过多步完成,经过多个中间体和过渡态,过渡态没有寿命,无法分离,而中间体虽然一般不稳定,但是其有一定寿命,可以分离出来确认结构。
确认中间体结构可以用波谱的方法确认,或者外加试剂捕获并分离。如George A. Olah曾用超酸获得碳正离子:
捕获的中间体也可以用波谱分析结构和所经机理。
反应的选择性包括化学选择性(chemoselectivity)、区域选择性(regioselectivity)和立体选择性(stereoselectivity)。
化学选择性指的是试剂对底物中官能团的选择性。
区域选择性指的是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构造异构体,它们之间有产率差异,其中一种为主要产物。
立体选择性指的是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立体异构体,其中一种为主。立体选择性可分为非对映选择性(diastereoselectivity)和对映选择性(enantioselectivity)。
总结
第一章都是基础知识,绝大多数和基础有机重合,只不过学基础有机的时候这些不是重点罢了。
还有一个让人不爽的点,由于我没有本书第二版的电子版,所以所有图片都用的本书第一版的配图,导致有些图旧版上没有,我又懒得自己画,只好凑合凑合了。